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“稳就业”“保就业”决策部署, 2021年全国“两会”精神和全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,牢记“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”,紧扣党史学习教育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目标要求,创新工作方式,形成“七个一”,多措并举,切实推动学生就业工作。
一、夯实“一把手”责任,践行“两个维护”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高校毕业生的就业,关乎社会安全稳定,一定要高度重视,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。一是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、院长为组长的就业领导小组,夯实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,提高政治站位,深化思想认识,增强工作时效性,自觉将就业工作作为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的现实检验。二是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抓总,整体把握工作进度,班子成员定期会商。三是班子每人包抓一个系部,切实推进各系部开展就业工作,各系部主任带头落实,负责本系部就业工作的深入推进。
二、创新一项举措,建立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制度
加强思想引领,建立本科生导师所带毕业生就业帮扶责任制,责任压实到每个本科生导师,毕业班辅导员与导师相互协助、共同促进学生就业,实现人人参与就业、人人助力就业。一是每周更新各导师负责学生就业人数及就业率,并对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5名教师进行重点标注,起到赶超先进、鞭策落后作用。对于就业率偏低的,由学院主要负责同志、联系所在系部班子成员进行约谈,共同找原因、寻路子、想法子、解难题。二是将指导学生就业情况作为各项考核的重要依据,尤其是在本次“七一”党内评优中给予兑现。三是从6月10日开始,每天在学院工作微信群公布当日新增就业学生信息,每3天更新尚未就业学生及对应导师,将压力有效传导,并转化为动力。
三、落实一对一帮扶,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%就业
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,建立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、行政干部每人定向帮扶一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制度。一是主动联系,开展“一对一”的个性化指导与服务;二是定期回访,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、心理上、求职上的实际困难;三是定期通报,每周一在行政例会及工作群中通报进展;四是力度不减,班子成员带头,管理干部逐个抓落实;五是不谈条件,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%就业。
四、明确一个导向,发挥党团干部模范带头作用
对于毕业生中的慢就业、迟就业、考研二战、甚至不想就业等现象,辅导员、导师在做好思想引导的同时,发挥学生党员、班团干部模范带头作用,要求党员100%就业。班团组织,开展朋辈就业帮扶,以点带面,党员、班团干部就业率远高于普通学生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此外,党员及班团干部在示范引领基础上,鉴于与学生得天独厚的自然联系,积极宣传就业政策,推送就业信息,要求与就业困难户交朋友、加微信、勤谈心、化壁垒、卸包袱,引导先就业再择业,目前成效显著。
五、建立一周一报,一月一总结制度
编制就业工作简报,实行院系就业动态报告制,并与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周报、月报工作实现有效衔接,全面、准确地反映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,为就业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,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参考。
六、建立一份协议两级审核制度,确保就业率准确真实
学院、各系部对就业协议书签约单位的真实性、合法性,对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进行核查,对不合格的就业协议书严格把关,不能上报。通过两级就业协议书自查、核查,确保就业率准确真实。
七、编制一个就业规划,将就业工作前置
一是从新生入学教育着手抓就业。通过院长第一课、名师第一课、专业教师见面会、新老生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专业特色,同时通过专业比赛诸如省双百工程市场营销大赛、模拟集体协商大赛,赴企业参观座谈,行业调研,模拟经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,增加自身实务本领,科学定位职业愿景,更好更快就业。
二是提前部署学生实习工作。为提高学生实习的实效,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工作和行业实情,今年以来,班子成员上接部属单位、再访厅局部门、奔赴省内地市、联系行业翘楚,不断拓宽实习定点单位,大力推行集中实习,既保证了学生实习效果,也使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顺利在实习单位就业。
三是利用网络开设职业生涯测评调研,让学生自行测评,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。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公考交流群、工作推介群等,拓展就业信息渠道,保证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四是切实提高考研率。从大三学生开始,对有考研意向学生建立考研帮扶群,在研一、研二中选出若干优秀学生,进行线上指导交流。近日,举行硕士生导师与学生座谈会,对报考专业及科目答疑解惑,积极引导优质生源报考本校。此项工作,已列入学院 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清单。